对政协隆尧县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三次会议第063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教育局 时间:2023-07-19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科技、教育 索引号:lyxjyj/1699235491122
是否同意公开:同意
办理结果:A
隆教提案字〔2023〕第10号
对政协隆尧县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三次会议第063号提案的答复
张晓辉 霍丽云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两位委员在提案中客观分析了目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中被弱化等诸多问题和现象,对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了四条建议方案,这些建议十分切合当前中小学的实际。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在工作中认真采纳。
一、强化课程实施中的劳动实践教育
1. 将义务教育阶段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落实好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统筹。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设计。其他学科也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加强综合实践课程,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将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依据。
2. 强化学科教学的实践应用环节。能在多种情境下正确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学会。学科教学应强化知识的实际应用,将社会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积极开发开设实践类选修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创客空间,鼓励学生基于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在研究真实问题、技术制作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进行创意实践。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劳动
1. 要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有条件的学校要开展校园种植。
2. 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尝试开展无土栽培,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养殖。
3. 大力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进行手工制作、木工制作、电器维修、班务整理、室内装饰、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
4. 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自觉将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与相关劳动文化相结合,与中国传统劳动所包含的人生智慧相结合,提升劳动实践教育的文化内涵。
三、鼓励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1. 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2. 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
3. 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密切家校联系,使家长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四、拓宽校外劳动实践途径
1. 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小学、初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
2. 充分利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研学旅行营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
3. 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与用自己的劳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4. 积极推进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教育局要将学校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督导内容。对落实劳动教育优秀单位和个人可以给予单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和学校要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良好氛围。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隆尧县教育局
2023年7月19日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