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巩朝红代表59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时间:2023-07-07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其他文件 主题分类:工业、交通 索引号:kejiju/1688717536490
巩朝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魏庄制钉产业发展有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魏庄镇拔丝制钉是我县的特色产业,在打响隆尧品牌,推动我县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在推动制钉产业转型升级上立足现状,自我加压,克服困难,以强基础、抓整治、树品牌、促提升、抓管理、育龙头为重点,为产业稳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也面临许多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制钉产业发展现状
五金制钉是魏庄镇的主导产业,该产业在魏庄镇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公子村、东庄头为中心的两个钉业集聚区,重点建设了魏庄镇五金制钉工业区,全力实现“三纵三横”,确保五金制钉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到目前为止,魏庄镇五金制钉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以顶创、青龙剑、百尚德、可耐信等若干个龙头企业带动,锐光、天丰等多个企业齐头并进的局面,全镇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0余家,个体加工户500余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钉类产品品类齐全,年产量40万吨,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顶创),河北省著名商标、河北省名牌产品30余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俄罗斯、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五金制钉生产基地,钉类产品销售量占全国市场的80%。
自2017年以来,环保风暴对制钉行业产生的种种的影响,50余家制钉企业按照环保要求进行了整改,条件达标的补办了环评手续,解除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后顾之忧和发展困境。同时,随着不断地走出去宣传魏庄制钉品牌,魏庄制钉的形象和区域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命名为中国五金制钉产业基地。
二、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政策影响。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整,制钉产业面临很大冲击,特别是淬火炉工艺整体设备水平、处理工艺不先进,粗放的发展方式不再可行。二是松散型发展潜力不足。由于制钉业是一项经过几十年自由散漫发展形成的,各个产业链条较为松散,分散在魏庄各村,截至目前,魏庄制钉行业没有统一规划的园区,任其自由发展,不仅在企业自身发展上容易形成多种不健康的发展理念,也在国家相关政策的争取上缺乏平台支撑。三是企业自身的“硬伤”阻碍了行业发展。企业多是家庭化管理,小企业主小富即安思想严重,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加之规模小、产品弱、组织散、竞争乱、内部管理不规范、技术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是制约发展的内因。企业在环境保护、质量监管、安全生产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污染物排放不达标,质量检测设施不完善,产品检测能力缺乏等等。这些“硬伤”使企业很难做大做强。
三、做好三个方面促进转型升级的工作
(一)搭建服务平台助力行业发展。制钉产业作为我县的特色产业,在土地、环保、质量等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瓶颈问题。一是尽快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抓紧制定制钉行业产业发展规划,以规划统领发展,推动制钉业持续健康发展。明确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指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出台加快魏庄制钉产业集群、企业聚集的支持政策,妥善解决无证无照、非法占地等突出问题,缓解企业发展矛盾和发展隐忧。二是探索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小企业开展公共服务。探索筹建制钉产品质量检测站,打造制钉产业创业辅导基地,在产品监测、技术指导、设备引进、工艺更新、信息对接等方面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三要大力发挥协会桥梁作用。要打好魏庄镇五金制品协会和全国制钉产业基地两张名牌,加强与上级协会和相关大专院校联系、与外地相关机构的合作,搞好产业对接,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通过全方位内引外联,嫁接提升我县制钉行业的产业影响力。
(二)提升环保意识增强发展动力。面对与日俱增的环保压力,引导企业进行环保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大制钉产业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路网结构,对园区进行亮化、美化、绿化,加强企业内部环境治理,引导企业美化厂容厂貌,高标准建设花园式厂区,提升魏庄制钉业整体形象
(三)扶持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对规模较大、发展愿望强烈的企业,如青龙剑、天丰金属、百尚得、可耐信等,给予政策上、资金上更多的支持,帮助其做大做强,发展成为行业龙头,引领和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鼓励和引导企业增上新技术、新设备,研发新工艺、新产品,逐步加大新兴产品的比重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同时,进一步强化协会职能,通过建立产品质量、产品价格等方面的有效约束机制,扭转行业低端低效发展局面,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2023年7月5日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